阶层固化到底怎样影响普通人的生活?教育真的能改变个人命运吗?
为了回答这些问题,BBC耗时49年,跟拍了英国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,记录了从7岁到56岁的人生。
从1964年开始,纪录片导演迈克尔·艾普特开始了系列记录片《7 Up》(人生七年)的拍摄,他的采访对象是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14个7岁儿童。孩子们的背景各不相同,有的来自孤儿院,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。此后每隔7年,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,倾听他们的梦想,畅谈他们的生活。49年变迁,看尽岁月流逝,看穿沧海桑年。
这个系列最新的一部影片是2012年播出的《56 UP》,记录了这14位受访者56岁的生活。
49年之后?这些人的生活改变了吗?富裕家庭的孩子成长后依然会走上精英之路,垄断社会上的优质资源;而贫穷家庭的孩子,多数也依然重蹈父辈们的命运。唯一的变数,可能是教育。
让我们先来看看富裕家庭的孩子。在私立学校读书的约翰,从小就有良好的阅读习惯,7岁时,他说自己会阅读《观察家报》和《泰晤士报》(先不说他读不读得懂,至少他知道这两份报纸)。7岁的约翰说,他希望自己去读剑桥大学,成为诉讼律师。
事情的发展稍有不同,约翰后来没去剑桥,他去了牛津。法学院毕业后,他成了一位诉讼律师,35岁的时候,他和前驻保加利亚大使的女儿结婚。
而约翰7岁时的同学安德鲁也是一样,7岁时他希望进入剑桥三一学院,后来他果然进入了剑桥,28岁成为事务律师,35岁成为律所合伙人,而他的两个孩子也正在复制他的精英之路,进入大学就读法律,希望未来成为律师。
让我们来看看贫穷家庭出生的人怎么样。出生贫穷家庭的杰姬领了14年的救济金,她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,无法胜任很多需要站立,或者长久坐着的工作。
而她的两个孩子,做着厨师和超市保安的工作,没有突破阶层。同样的,在孤儿院长大的西蒙,儿时的梦想是成为电影明星,长大后在冷冻厂做机车货物搬运工。
这14个孩子中,也出现了2个特例。一个是出生在中产家庭的尼尔,少年时他梦想进入牛津大学,但未能如愿,此后他进入阿伯丁大学,然后辍学,成为建筑工人,变成流浪汉。
但有意思的是,42岁时,尼尔进入了政界,成为了一个小地方的议员,同时开始了他的作家生涯,但是,他的收入一直不多。
另一个特例是尼克,尼克出身很一般,住在乡村,14岁开始上寄宿学校,21岁进入牛津大学就读物理。他痴迷学习,并在28岁时移民美国开始了核电研究,他的家庭生活也十分幸福。
教育,似乎成为唯一改变阶层命运的机会。
人生并未停止,记录仍在继续。而这个系列的下一部,记录这14个人63岁生活的纪录片预计在明年播出。